PCR檢測試劑盒:從樣本處理到結果分析的關鍵細節(jié)
一、使用前準備:環(huán)境、試劑與個人防護
環(huán)境要求
選擇干凈、無塵、無風且已消毒的操作區(qū)域,避免交叉污染。
實驗臺表面需用紫外燈照射30-60分鐘滅菌,照射距離保持60-90cm。
試劑準備
儲存條件:試劑盒需在-20℃以下避光保存,使用前恢復至室溫(避免反復凍融,建議分裝后單次使用)。
試劑配制:使用高質量雙蒸水(0.22μm濾膜過濾或高壓滅菌),按說明書要求配制緩沖液、洗滌液等。
標準品稀釋:
標記離心管,用帶芯槍頭加入45μL稀釋液。
逐級稀釋標準品,全程冰上操作。
個人防護
穿戴手套、口罩、實驗服,必要時佩戴護目鏡,防止試劑接觸皮膚或吸入。
二、樣本處理:提取與純化核心步驟
樣本采集與保存
細胞、組織或培養(yǎng)基樣本需2-8℃保存,血液樣本需抗凝處理。
避免使用金屬部分接觸樣本,防止核酸降解。
核酸提取
裂解:加入蛋白酶K和裂解液,渦旋振蕩后56℃孵育10分鐘。
純化:
加入無水乙醇沉淀核酸,轉移至吸附柱中離心棄液。
用洗滌液(如DNA洗滌液)清洗吸附柱,13000rpm離心3分鐘以去除殘留雜質。
加入洗脫液(如DNA洗脫液)室溫放置1分鐘后離心,收集核酸溶液。
質量控制
測定核酸濃度,確保A260/A280比值在1.8-2.0之間。
避免使用渾濁或沉淀的樣本,必要時重新提取。

三、PCR反應體系配置:精準操作避污染
反應體系組成
20μL體系示例:
PCR反應液:16μL(含引物、dNTPs、緩沖液)
TaqDNA聚合酶:2μL
模板DNA:2μL(根據(jù)樣本濃度調(diào)整)
礦物油(可選):覆蓋反應液防止蒸發(fā)(有熱蓋的PCR儀無需使用)。
加樣順序與技巧
使用帶芯槍頭避免交叉污染,加樣后輕柔混勻并短暫離心。
設置對照:
陽性對照: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品或陽性樣本。
陰性對照:用雙蒸水或無模板緩沖液代替模板DNA。
空白對照:不加入任何試劑,檢測環(huán)境污染。
反應條件設定
預變性:94-95℃3-5分鐘(解開DNA雙鏈)。
循環(huán)擴增:
變性:94-95℃30秒
退火:50-60℃30秒(根據(jù)引物Tm值調(diào)整)
延伸:72℃30-60秒(根據(jù)擴增片段長度調(diào)整,如1kb/分鐘)
循環(huán)數(shù):25-40次(通常35次足夠擴增至檢測限)。
最終延伸:72℃5-10分鐘(確保所有片段延伸)。
四、結果分析:熒光信號解讀與質量控制
熒光信號檢測
使用熒光定量PCR儀讀取Ct值(循環(huán)閾值),Ct值越小表示初始模板濃度越高。
標準曲線繪制:以陽性對照濃度的對數(shù)值為橫軸,Ct值為縱軸,計算線性回歸方程(R²≥0.99為合格)。
結果判定
定量分析:根據(jù)標準曲線計算樣本中目標DNA的拷貝數(shù)。
定性分析:
陰性對照無Ct值或Ct≥40,陽性對照Ct≤35且擴增曲線呈典型S形。
樣本Ct≤40且擴增曲線正常判定為陽性;無Ct或Ct≥40判定為陰性。
異常處理
翹尾現(xiàn)象:復查樣本或重新提取核酸,排除實驗室污染(如環(huán)境樣本或陰性對照檢測)。
弱陽性擴增:檢查試劑有效期、反應條件或重新采樣驗證。